时光倒转回42年前那个8月,一名副教授在北京慷慨陈词,促成了一项重大决策的出台——恢复高考。42年后,在8月的第一天,一个95岁的老人在武汉静静地走了,许多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倡导恢复高考第一人”的深切缅怀和感激。他就是査全性,著名化学家、教育家,我国现代电化学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导。查全性1925年4月出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从上海大同大学转学进入武汉大学化学系,1950年毕业留校任助教,1957至1959年赴苏联莫斯科大学电化学研究所进修,1978年晋升为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院士)。1977年8月初,还是武大化学系副教授的查全性,接到一个重要通知,到北京参加科教工作座谈会。这是同志复出后主持的第一个重要会议,他几乎全程参加。和查全性一同参会的,还有其他32位研究院、教授代表,而他是最年轻的一位。据中科院和教育部的科教工作座谈会简报等资料记载:8月6日,当座谈会进行到第三天下午,查全性强烈呼吁采取坚决措施,从当年开始就改进招生办法,切实保证招收新生的质量。“招生是保证大学教育质量的第一关。它的作用,就像工厂原材料的检验一样,不合格的原材料,就不可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查全性在会上说。查全性痛陈当时推行的招生制度有四个严重弊病:一是埋没人才,二是卡了工农子弟上大学,三是坏了社会风气,四是严重影响了中小学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他还就改进招生制度,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包括建立全国统一的报考招生制度,按照高中文化程度统一考试,确保广大青年能自由填报学校和专业等。原本有“恢复高考可能需要一年准备时间”想法的同志,立即问坐在身边的时任教育部长刘西尧:今年就恢复高考还来得及吗?刘西尧说,推迟半年招生,还来得及。同志听后当场决断:当年就恢复高考。就这样,停止了11年之久的高考选拔制度得以恢复,1977年、1978年冬夏两季高考,全国有1160万人参加,数十万人跨入大学校门,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成为推动中国进步的中坚力量。昨日,武汉大学在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大楼里给查老设置了悼念堂。电子信息学院的老师高群,也自愿加入到治丧工作人员行列中,忙前忙后。“我不是查老的学生,但是是他学生的学生。”高群说,他的妈妈、小姨、舅舅都是恢复高考那年考上的大学,还有两人考取的武大,所以他从小就非常崇敬查老,听闻噩耗后第一时间就赶了过来。在络绎不绝前来悼念的人群中,除了查全性的学生,还有很多都是像高群这样,直接或间接受益于恢复高考的人。在悼念堂里,摆着两尊查老的雕像,它们是湖南师范大学78级学生黄卫、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78级学生黄麓耗时几个月打造,并于2017年捐赠给学校的。他们与武大、与查全性并无交集,此举只是为了代表那一代大学生表达感激之情。同样是在2017年,同样无交集的IDG资本全球董事长熊晓鸽及合伙人周全,出资1977万元在武大设立了“查全性教授1977奖教金”。“没有查先生当年的历史性建议,我不可能走到今天。”熊晓鸽当时说。在网上,动情悼念查全性的,不仅是“新三届”大学生。“我的父亲,也是因为您能走出农村。”“每一届的大学生,都应该喊查老一声老师。”“是他推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春天早日到来。”“饮水思源,感恩查老。”各个年龄段的网友们集体哀悼。80岁的武大退休教师宋昭华则说,希望人们不要只记得“倡导恢复高考第一人”,而淡忘了查全性杰出化学家、教育家的身份。她说,在学生们眼里,查老就是一个纯粹的老师,一个特别爱学生的老师。宋昭华老人是查全性1962届毕业生,她至今记得50多年前查老师上课时,用海里的两座山来比喻,让她瞬间弄懂了绝对值和相对值。宋昭华还受在香港的老同学李新昭的嘱托送来了花圈,她说:“査老师对学生特别好,同学们都还记着他的好。李新昭就是出于感恩査老师,在2009年出资一百多万,捐建了化学大楼的环境艺术工程。”“他就是个纯粹的知识分子,一心扑在研究上,扑在教育上。这么多年,他不是在学校工作,就是在书房里写东西。关于名利,www.5565kj.com关于功劳,从没听他说过,从没见他争过。”昨日记者登门慰问查全性的夫人、武汉大学退休教授张畹蕙时,她这样评价丈夫。张畹蕙是红安人,1946年考入武大化学系。1947年查全性转入武汉大学后与她同班,两人毕业后又成为武大化学系同事,由此结为连理。张畹蕙说,当年只知道丈夫去北京参加了重要会议,并不知道他做了如此重要的发言,后来这么多年,他也极少和家人说过此事。每当有记者登门采访,也基本都被谢绝,但来了请教问题的学生和同事,他总热情接待。“他85岁才没有再带博士生,但三天两头还是往学院里跑,放心不下研究。”张畹蕙说,直到一年多前查全性因病住进人民医院前,他还经常在家里和来访者讨论研究项目,打电话去学院询问工作进展。武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副书记王怀民,曾负责过学校宣传工作。他回忆,以前不知道为查全性“挡”了多少记者的采访,“在查院士家,我不止一次听到查院士不愿接受‘倡导恢复高考第一人’的说法。他说,即使他不说,也会有别人说。他不说,高考也是要恢复的,他只是抓住了机会,说出了知识界乃至全社会都想表达的话。”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庄林昨日在追忆恩师的短文中写道:先生爱憎分明却从不露锋芒,我从没听他说过让人不舒服的话。我曾问他关于提出恢复高考时的细节,是否如有些人声称的事先有人授意?他平淡而坚定地否认,说他其实只是说出了很多人心里想说的话。
新闻中心